“湘天华杯”第三届对联中国大赛第三期结果揭晓
图片
湘天华杯第三届
对联中国大赛第三期结果
湘天华杯第三届对联中国大赛第三期入围作品106副,经过五位评委的投票以及商议,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各1、2、3名,以及优秀奖20名。20副优秀作品,由大众进行投票,选出人气奖一副。结果如下。
一等奖
独秀峰(安徽 李燕)
招凤才筑灯火层楼,王气在兹,特安排碧水潜流,群山遥应;
支夔足立风云大鼎,遗尘销尽,已炼就青螺千叠,白兔一丸。
二等奖
秋蓬(贵州 吴正华)
千重远壑,聊适生涯,纵斯时晦雨飘零,漫改初心说劫后;
万里平芜,俱为根底,待他日春风浩荡,便还本色到人间。
洛阳牡丹(河南 何战军)
忆少年负箧曾经,左邻白傅,右舍邵窝,看花最爱二贤里;
倏中岁薄游偶至,翠锁津桥,红迷洛浦,问渡刚逢四月天。
三等奖
石壕村杜甫投宿处(湖北 王丹)
孤村是野老安居,余生有一十二载流亡,巴蜀苟活,潇湘横死;
戌役为吾民幸事,锥心看千四百篇诗史,饿殍本纪,羸骨世家。
嘉兴南湖(河北 李冰儿)
百代客曾来,两棹闲开,何妨小试涟漪,追思唐宋;
一楼窗有待,群山遥揖,特许上承烟雨,郁作文章。
熟溪桥(湖北 杨强)
桥横八百年烟雨,看北而南,南而北,尽是人间过客;
水作九十里通津,想清复浊,浊复清,无非世事波澜。
人气奖
二仙亭(吉林 杨青)
我自烟雨中来,恍闻一笛轻吹,欣欣忽起买山意;
身在亭台里坐,遥想二仙对弈,邈邈顿生忘俗心。
优秀奖
五柳先生传(四川 张洋)
贫不负酒,醉不负诗,山水其间,焉存姓字;
未逐于荣,何耽于隐,樊笼之外,别有文章。
张家口大境门(河北 白国成)
悬睛恰日月成双,看大好河山,万里浑如龙挺脊;
放胆许英雄用武,纵长腥草木,千秋终有豹留皮。
王懿荣(江西 刘权)
鸿儒持节重,一井清寒,许鉴丹忱连浩渺;
龙骨解殷疑,四堂继起,上推青史接混茫。
五十自嘲(河北 潘洪斌)
知命既由天,何须更卜;
著文无所用,聊以自娱。
题献县单桥(湖北 张志平)
方石辙痕深,雨蚀风侵,燕蓟幸存良骏骨;
重栏螭柱古,凌波照影,滹沱犹见老龙魂。
过俞大猷公园(福建 卢星)
洗海兵车,平蛮血气,见说长歌部曲,一时俞龙戚虎;
泥人草色,积叶苔阶,不忍白发将军,遗忘寒食清明。
山塘街(广东 韩秀丽)
楼台似旧,灯火如新,谁复倚玉砌雕栏,来收烟雨初三月;
春水半篙,桨声何处?人欲醉浮云故梦,认取风花第一流。
宋慈(福建 杜子腾)
民官以请命为伸,政刑以涤罪为衡,冤诬每现,愿海晏能清,千万间广厦长能庇;
犴狱实囿于沆瀣,循吏实难于水火,晦暗谁昭,信天良未泯,八百载传书有未亡。
敬亭山(湖南 毛竹)
松壑有未乘云,幻作渔樵,唐后与人知白也;
竹风因长扫石,呼为婢仆,皖南随我坐苍然。
韦兄招宴(广西 邱钰云)
三五子亦浮生过客,年来久契于神,文字因缘,合以觥筹配星夜;
七月间正秋水荷花,此处纵谈随性,衣冠潇洒,无须琴鼓足风流。
阮玲玉(上海 陈菁楠)
旧春光留醉百年,影去岂无声,至今说柳态愁轻,梨涡笑浅;
新女性唤醒何日,轮回如有记,当复惊菟丝犹囿,荆棘尚途。
乡愁(贵州 孙泽羽)
渐行渐远渐迷茫,微凉里蝉唱高梧、鱼读晴塘,恰过隙白驹,几多旧忆遗尘外;
弥老弥痴弥执念,残梦中椿庭诲语、萱堂手线,叹浮云苍狗,一缕新愁到鬓前。
襄阳古城(湖北 李菲)
时望隆中,想当年一众豪雄,知己唯余江汉水;
尤怜岘首,从此后五湖诗客,骋怀每上仲宣楼。
陈圆圆墓(上海 宋彬)
明月前身,清风旧梦,算青史几个英雄,直教女子蒙羞,归懿亲,归将军,归兵寇,卒归尘土,宿草莽山间,苍碑犹自失名姓;
以倾城貌,做乱世人,叹红颜一生偃蹇,岂独男儿溅泪,洒吴下,洒帝里,洒滇南,复洒黔东,斜阳古寨外,白首同谁感在亡。
王夫之(河北 于锋)
二字近尼山,世称巨匠继儒弘理携黄宗羲顾炎武同朝肩并,学绍张横渠,仰止看笔阵文峰,犹如衡岳;
一生知北海,身作遗臣守志经年与傅道士朱征君异地节持,忠承刘越石,长留有寸心尺发,唯许明廷。
注:尼山:孔子诞生地,代指孔夫子。张横渠即张载;刘越石即刘琨。王夫之曾自题:“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;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。”北海:古代湖名,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北海十九年持节不屈。北海代指苏武。傅道士即傅山;朱征君即朱舜水。
蒲公英(重庆 王博)
浮天上下,流水西东,元知万类消磨,或关劫数;
珠幌初开,羽衣新制,正待长风点破,散作烟花。
山塘街(河北 韩超)
野芳浜歌尚不停,有客将七里春风,摊于桨下;
古戏台灯犹未落,凭谁把六朝故梦,换了人间。
端午感怀(北京 李松樾)
坐观逝水,各吊余哀,灌袖有天风,祭酒谁怀孤愤久;
欲觅桃源,何寻藕孔?佩兰歌楚调,感时长患独醒难。
水(甘肃 徐维强)
居人所恶,利物无争,下处而臻上善;
喻以沉浮,论之载覆,万言不值一杯。
图片
比赛主办方:
对联中国公众号、中国楹联论坛
冠名赞助方:
湖南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比赛评委:
金 锐,中国楹联论坛执行站长
贾雪梅,第一届中国对联甘棠奖最佳联手
刘 薇,第五届中国楹联莲华奖最佳联手
莫 非,第六届中国楹联莲华奖最佳联手
王永江,对联中国公众号主编
比赛流程:
1、每期比赛征稿当月,在“对联中国”公众号发布征集公告,有意参加者将自己的1副对联作品进行留言投稿即可(多投无效)。
2、投稿作品仅限2020年创作的作品,不限新韵旧韵、不限主题题材、不限长联短联,但必须是作者自己创作,不得抄袭篡改古人或冒用他人作品,同时标注自己的省份和真实姓名。
评审规则:
1、主办方会根据作品的质量选择是否将投稿作品在留言中公开显示。一般情况下,每期只择优显示60-100副作品。这60-100副作品就是当期比赛的入围作品,进入最后的评审。
2、由5位评委对入围作品进行投票,得票数最高的26副作品进入终评。终评环节,5位评委通过投票和适当的评议选出等级奖和优秀奖作品。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2名,三等奖3名,优秀奖20名。
3、20副优秀奖的作品将通过公众号投票评出1副人气奖。
奖励制度:
一等奖1名:1000元
二等奖2名:500元
三等奖3名:300元
人气奖1名:100元
图片
图片